宋代生活美学丨不看宋画,不知宋美

2021-01-07

作者:

谢忠良

浏览量:

35


桃鸠图
 
绘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,更是一种“向美”的生活形式。
 
宋代延续300多年,其绘画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。宋代绘画丰富多彩,民间绘画、宫廷绘画、士大夫绘画各自形成体系,而中国传统山水画也在宋代进入了高峰时期。
 
宋代绘画的巨大价值在于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,运用纯熟的描绘技术,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与内心世界,形成了独特而极致的宋代美学。
 
宋代的山水画、花鸟画、士大夫文人画等各种形式异彩纷呈,每一种美都值得去慢慢体会,静静欣赏。
 
清明上河图局部(虹桥)
 
清明上河图局部(酒楼)
 
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是宋代不得不提的风俗画,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。此画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,所摄取的景物,大至高耸的城郭小到舟车里的人物,丝毫不失,组织的有序有致,同时又颇具情趣。
 
这幅巨作细腻的记录了中国北宋都城东京(今开封)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,是北宋时期都城繁荣的见证,也是北宋城市面貌的再现,极具观赏价值与研究价值。
 
溪山清远图局部
 
《溪山清远图》是南宋画家夏圭所创作的一幅纸本水墨山水画作品。该幅画作构图布局缜密,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。
 
图中有群峰、山石、茂林、楼阁、长桥、村舍、渔舟等,时而山峰突起,时而江流蜿蜒,景物设置疏密得当,巧妙的描绘了江南天气晴朗时空灵毓秀的湖山景色。
 
千里江山图局部
 
《千里江山图》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,集北宋以来水墨山水之大成,是宋代青绿山水画中具有突出艺术成就的代表作。
 
《千里江山图》属于写意之作,追求“美”的思想始终包含在作品基因里。在山水组合间充分展现了“道游于艺,艺合乎于道”。
 
该画在细节的刻画上,极其精细入微,意态栩栩如生。画面中江河烟波浩渺、群山层峦起伏、亭台错落有序的静态美与捕鱼、驶船、游玩、赶集的动态美无缝衔接,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。
 
采薇图
 
宋画作为一种美学基因,已经植根于中国人的文化传统。国画大师黄宾虹曾说:“唐画如面,宋画如酒,元画以下,渐如酒之加水,时代愈后,加水愈多,近日之昼,已经有水无酒,不能醉人,薄而无味”,这足以见得宋画艺术的卓尔不群。
 
宋画之美是另一种极致之美,是一种自然、恬静、柔和又内敛含蓄的浪漫,影响着后世的人们关于“美”的理解与定义。
 
宋代文化历来被视为古代中国文化登峰造极的时代,宋代美学更是领先于世界,最接近现代审美的美学艺术。
 
宋代官窖,传承于茅台镇酱香酒核心产区的宋代古窖池,宋代官窖酒庄的酿造技艺也源于宋朝,是老派酱香酒技艺的传承与发扬,也对宋代官窖酒的品质奠定了优质的基础。
 
作为茅台镇两大有故事的酒之一,官窖酒庄以茅台镇发现的宋代官窖遗址为品牌背书,传承了宋代至今的千年酿酒历史文化,是茅台镇老派酱酒的典范。经考古鉴定,出土的文物品类及其规模不仅重新定义了茅台镇的酿酒历史,还反映了宋人敬天畏神的祭酒文化,更佐证了大宋盛世的繁荣。宋代官窖酒是大宋美学与酿酒文化的完美交融,是大宋美学与现代艺术的天然融合。
 
宋代官窖·流香,有酒,有故事。产品名“流香”二字出自陆游的“归来幸有流香在,剩伴儿童一笑嬉”。宋代官窖·流香,酱香突出幽雅、味韵丰盈、诸味谐调、酒体醇厚、口感优雅、细腻丰富、回味悠长、空杯留香持久,为经典的酱香型优质白酒,其色、香、味、格尽显上品之质,实乃匠心之作,弥足珍贵。
 

 

关键词:

酱香白酒,白酒,品酱魂,仁情酱义,茅台镇,酒业